在市政务公开办的指导下,我委(局)以“政务公开日”为契机,以完善政务公开网络建设为切入点,不断拓展政务公开内容,创新政务公开形式,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强化政务公开监督,在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工作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成效。现将政务公开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政务公开工作总体工作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为使政务公开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我委(局)着眼于建立政务公开长效机制,使政务公开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行为。加强和完善了领导机制,充实和调整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由薛军主任任组长,刘庆堂副主任任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参加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日常政务公开工作由办公室负责,专人负责管理,并做好牵头协调和监督检查,各处(室)按照职能由处长负责,相关人员具体落实,进一步理顺了工作机制,做到了领导、机构、人员“三到位”。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政务公开工作程序。为了按照上级部门要求,尽快实现政务公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依据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市政务公开办的有关文件精神,我委(局)对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内容、形式以及组织领导、工作机构和监督考核办法进行进一步明确,为实现促进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凡是委(局)需要公开的信息、文件都经保密员审核、主要领导签字同意后方可公开。
(三)加强网站建设,积极推进“三个转变”。按照市政府办公厅电子政务处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加强了政务公开网站建设。日常工作中,积极推进“三个转变”,做到“三个更加”。“三个转变”即重点事项公开向一般事项公开转变、结果公开向全过程公开转变、依申请公开向主动公开转变,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的质量。“三个更加”:一是公开的内容更加充实,对照政府政务公开网站上信息公开目录,逐条逐项进行填补和修改,做到了没有公开的及时公开,已经公开的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全面。二是公开的时间更加及时。针对公开项目的不同情况,确定公开时间,做到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固定性工作长期公开。三是公开重点更加突出。坚持把群众最关心的、最需要了解的等事项公开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与贯彻实施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提高自身行政管理水平相结合,从信息公开、电子政务和便民服务三个方面入手,加大推行政务公开的力度。通过推行政务公开,监督和制约行政权力的运行,防止暗箱操作,促进廉政勤政建设,并且在不断总结反腐败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的同时,促进政务公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深入开展。
(四)强化监督,确保政务公开落实。将政务公开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综合进行检查、考评,考评结果纳入岗位目标责任制。严把公开内容和项目关,既防止该公开的不公开,搞半公开、假公开,又防止不该公开的乱公开。采取多种形式,强化监督检查工作,实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
二、政务公开建设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加强硬件建设。为了更有效的为政务公开工作提供保障,解决本单位涉密机器多,上网公开信息困难等问题,分别投入资金5万余元购置了复印机,笔记本、台式机等办公设备,使分管的同志能够及时的将本单位的信息、文件进行公开。
(二)重点工作得到落实。在“5.15政务公开日”活动期间,共召开政务公开工作专题办公会议1次,主管局长参加的政务公开工作会议1次,每月度召开一次政务公开工作例会。通过政务公开工作的部署,加强了全委(局)对政务公开的重视程度,使政务公开工作协调统一。
(三)主动公开相关信息。积极回应群众咨询、投诉、意见,主动公开非涉密类信息48篇,适时向群众发布相关工作动态。我单位不涉及依申请、行政诉讼和复议工作。
三、政务公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下步设想:
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主动公开方面还有所欠缺。由于我单位是涉密重点单位,大量的涉密、敏感信息不宜公开,文件公开也具有局限性。
二是回应群众的回应较少,下步将重点改正。
下步设想:
一是全面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的事项和有关内容,按照“公开政府信息、服务民生工程、打造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这一主题要求,做到依法公开、全面公开、及时公开,丰富我委(局)政务公开网站内容。
二是按照便民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公开形式和渠道,在做好网站公开的同时,充分发挥公示栏、新闻发布会、办事指南等便民渠道作用,提高政务公开与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三是在狠抓内部制约机制的同时,重点以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的实施为突破口,抓好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完善,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不但使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及责任人更加明确,而且使公开工作更易接受评议、检查和监督。
四是将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事项作为公开重点,进一步梳理、规范信息公开内容,加大网上公开力度和广度,努力使我局政务公开工作达到政府满意、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