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五个互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大连金普新区湾里街道党工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提出了“湾里居民礼湾里”的理念,并巧妙地将“五个互嵌”融入其中。通过构建互嵌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致力于促进各族群众的深度交往交流交融,共同绘制民族团结的美好画卷。

一、空间互嵌:湾里居民礼湾里

空间互嵌是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的重要环节,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实践空间和实体场域。湾里,这个昔日以涉农涉海为主的区域,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转型为一个多元化的城市社区。如今,这里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族群众,他们在这里共同生活、居住、工作和学习,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湾里居民礼湾里”的社区氛围。

目前,湾里街道常住人口达到23.1万,其中少数民族群众7765人,占常住人口的3.4%。他们来自16个不同的民族,均匀分布在辖区的23个社区的294网格中。东城社区的16个网格中,就居住了5个少数民族的928名群众,这种分布不仅实现了居住的融合,更在空间上形成了深度的互嵌。

基于这一现实,湾里街道党工委提出了“湾里居民礼湾里”的工作理念,旨在将生活、居住、工作、学习在湾里的各族群众紧密融合在一起。在公共空间的规划与利用上,通过打造“15分钟湾里居民生活圈”,实现融居住、生活、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小区服务格局。

从湾里居民的角度出发,街道党工委提出“各个有礼、彼此信任、相互服务、共同成长”的精神内核,从而全面推进文化互嵌、心理互嵌、经济互嵌以及社会互嵌,实现“五个互嵌”在湾里辖区的深度融合。

二、文化互嵌:各个有礼

文化互嵌是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核心。湾里街道深信文化的力量,尊重并热烈欣赏每一种民族文化的独特之美,通过举办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如民族文化节、艺术展览和文艺演出,为各族群众构筑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互鉴的绚丽舞台。这些活动不仅让每位居民都能寻得文化的归属感,更在无形中织就了民族团结与和谐的纽带。

在湾里街道文化大院内,呈现一派“百花齐放、漾红湾里”的盛景,剪纸、皮雕、贝雕等传统艺术瑰宝让人目不暇接,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青馨社区的吉程面塑民俗文化馆,将非遗文化的种子播撒进校园,让孩子们在青春的校园里就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厚重与深远;东城社区的书画苑是一个由社区居民自发组织的艺术交流空间,也定期开设书法、国画等艺术课程,不仅为居民提供了精神滋养的源泉,同时也推动了社区文化的进一步繁荣。

湾里街道积极倡导“各个有礼”的文化理念,鼓励每位居民以礼相待,深情拥抱文化的多样性。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湾里社区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各族群众在文化交流中增进了了解与尊重,共同绘制了一幅民族团结的和谐画卷。

在湾里,通过积极推广“道中华”微信公众号,让湾里居民能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辉煌历史。“道中华”所展示出的文化符号、民族交融的动人故事、文学艺术的璀璨成果、考古实证的深厚底蕴以及文明互鉴的广阔视野,使居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强大生命力。

在湾里,“礼”的教育更是从娃娃抓起。润安社区的暑期夏令营就是生动的例证,孩子们在这里学会谦让、感恩与节俭,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同种子般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成为引领他们茁壮成长的重要力量。

湾里人用心感受每一种文化的独特魅力,用行动去践行“各个有礼”的文化理念。通过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湾里人坚信能够汇聚起促进民族团结与和谐的强大动力,共同书写湾里社区文化繁荣与民族团结的崭新篇章。

三、心理互嵌:彼此信任

心理互嵌是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的精神保障。信任,作为构建和谐社区的基石,始终是湾里街道追求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湾里街道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居民间的沟通交流,旨在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在处理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的纠纷时,倾注了更多的细心与耐心。

2022年以来,湾里街道共调解了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的纠纷12起,这些纠纷主要以邻里和家庭矛盾为主。在这些案例中,湾里街道依托“礼湾里和协调”大调解工作机制,迅速联合街道、社区及司法所等相关部门进行调解。通过深入了解双方诉求、耐心沟通以及公正公平的调解,成功地帮助当事双方达成和解,使得矛盾得到妥善解决。

同时,为了营造大普法大调解的氛围,湾里街道坚持送法进社区,为每个社区配备了专业律师,提供全面的法律服务。此外,与开发区人民法院携手开展“无讼社区”建设,在街道设立人民法院联邀特派调解员,专注于诉前调解工作。各社区均已完成“居民评理说事点”和“法治超市”建设,为居民提供了一站式法律服务。这些举措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居民的法律意识,更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

这些成功的调解案例不仅体现了湾里街道建设和谐街道的决心,也彰显了处理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纠纷的专业与公正。湾里构建的“街道—社区—网格”立体工作格局,以及深入的法律宣传和多举措的纠纷化解机制,均在这些案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经济互嵌:相互服务

经济互嵌是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的必然要求。湾里街道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只有各族群众在经济上深度融合、相互服务,才能实现社区的持续繁荣与进步。

在湾里,经济互嵌不仅仅是一个理念,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湾里街道辖区内的企业,如大连神州纺织有限公司,每年坚持在新疆购买500余吨新疆棉,既支持了当地农业,也保障了自身优质原料的供应,这种跨地域的经济合作正是经济互嵌的生动体现。同样,大连医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内蒙古自治区等地采购了300余吨胡萝卜等原材料,不仅促进了当地的农业发展,也为公司产品的研发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湾里区域的餐饮行业也是经济互嵌的一个缩影。众多具有各民族特色的风味餐饮企业在这里汇聚,不仅丰富了居民的味蕾体验,也成为了社区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这些企业在提供美食的同时,也在传递着各民族的独特文化和传统。

为了进一步推动经济互嵌,湾里街道自2023年起,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积极搭建企业与用工人员之间的沟通桥梁,至今已累计策划举办10余期“直播带岗”活动。这些直播活动不仅形式新颖,内容丰富,而且每一场都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据统计,累计直播观看人数已近15万人次,这一数字充分证明了活动的巨大影响力和吸引力。通过这种创新的招聘方式,湾里街道成功地为众多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实力和招聘需求的平台,同时也为广大求职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效促进了社区的就业环境改善和经济活力提升。

五、社会互嵌:共同成长

社会互嵌是社区和谐与进步的关键纽带。湾里街道以党建为引领,坚持“群众在哪,文明实践就到哪”的思路,按月组织特色活动,如关爱孤寡老人、提升人居环境等,创建了“一社区一品牌”的实践特色。这些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活动,不仅促进了邻里关系,也培养了居民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教育也是社会互嵌工作的重点。街道党工委党校设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程,让居民深刻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与大连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的合作,更为湾里带来了专业的教育资源。这些课程定期为辖区内的党员、干部和群众提供培训,深化了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

在基层治理上,湾里街道推行“党建 网格”工作模式,整合各部门资源,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居民的需求和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这种治理模式充分发挥了基层党支部和网格员的作用,使社区管理更加精细化、高效化。

网格体系的升级,推动了“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形成。湾里街道不断完善企业、社区、居民的联动机制,推出特色惠企服务,拓宽企业用工渠道,同时通过党群联动,推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在治理过程中,湾里街道强调互动化,搭建共治平台,邀请居民、物业、共建单位等多方参与,共同商讨解决方案,使治理更加民主、科学、有效。

综上所述,湾里街道通过多元共建、有效共治的方式,不断推动社区的和谐与进步,这些努力为构建更加团结、和谐的社区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五个互嵌”在湾里社区得到了生动的实践与体现。通过深化“湾里居民礼湾里”的理念,湾里街道努力构建了一个团结、和谐、共进的社区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居民都是重要的参与者与贡献者,共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未来,湾里街道将继续秉承这一理念,不断推进社区的和谐与发展。


来源: 金普新区委统战部 大连日报
打印 关闭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