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族、六代人,历经160余年的艰辛传承,才有了今天的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萨满轧染。在萨满轧染传统民族手工技艺大连经贸高级中学传承基地,第六代传承人卢令开设了萨满轧染传统工艺校本课程,“常年跟我学萨满轧染的学生有80多人,他们有的是汉族、有的是满族、有的是蒙古族……我觉得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遗产不分种族、无论彼此。”
自从2015年萨满轧染被列入市级非遗项目后,卢令便全身心投入到民族文化工艺品的设计和创作中,他在传承基地成立了传统工艺社团,进行着制度性传承与研发,探索具有市场潜力的萨满轧染工艺产品。2015年、2019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在连举办期间,他带领各民族学生向世界展演这一由家族传承转为民族传承的传统技艺。
“我们家祖上是开染坊的,到我奶奶是第四代,她已经97岁了,依然能写会画。虽然家里早就不染布了,但这门手艺一直没丢。”卢令说,他的祖母姓教名凤贤,老人的外祖母杜鲁穆氏是一名大萨满。满族有祭祀自然神祇的习俗,教凤贤凭记忆绘就底稿,花了2年时间将萨满“二十四自然神祗”跃然纸上。卢令带领他的学生用半年时间将其制成萨满轧染,成就了“二十四自然神祇”12米长卷,开创了国内之首。
“萨满轧染能有今天的发展得益于市满族联谊会的支持。”卢令至今感念,2012年大连市满族联谊会会长王国辉动员各方社会力量投入3年时间抢救性保护萨满轧染,“这份文化遗产是在各族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才得以广泛传承,它已经超越了家族,成为全民族的文化瑰宝。”
开放式地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是大连市满族联谊会成立33年来的传统。如今全国满族同胞共庆的“颁金节”就是由大连满联会倡导。这一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团体自成立之初就确立了慈善属性,团结满族同胞,帮助各民族同胞。
会长王国辉就是这样的人,身为大连辉阳投资置业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他却把更多精力投入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社会公益事业和基层社会治理上。“既然牵了头,就得负起责。”王国辉说,大连的满族同胞散居在12个满族乡村和街道社区,仅金普新区就有七顶山、石河两个街道,“我老家就是石河的,老百姓遇到难事找我帮忙,怎能袖手旁观?”
王国辉身兼大连市人大代表、金普新区政协常委、民革金州区基层委员会主委等多重身份,他坚持20多年义务做人民调解员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王国辉调解工作室”每年调解案件150余件。“我一个人可干不了这么多案子,工作室还有50多个律师、退休法官、法律工作者,大家一起努力才有老百姓的平安幸福。”
今年10月,大连市平安志愿者协会成立,被推举为会长的王国辉发动大连满联会全员参与平安建设。“虽然我们是少数民族社团,但是在促进民族关系和谐、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加强满族与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方面同样大有可为。”王国辉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需要一件事一件事地做实。
前不久,大连满联会换届,王国辉再次当选会长,并吸纳一名汉族人士当选副会长,同时决定成立党支部。秉承“中华民族一家亲,团结一心跟党走”的思想,大连满族同胞正在和各民族同胞一起创造美好生活,他们的身影活跃在化解矛盾、抗击疫情、应急救援、治安巡逻、助残帮困、捐资助学、关爱老兵、继承传统、弘扬文化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者系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王春燕)